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通用9篇】-尊龙凯时ag旗舰
物理,是我们进入高一以后接触到的一门学科。我们认为物理有很强的系统性,学习物理首先要做到把问题和定理一一对号入座。高一必修一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一必修一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篇一
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
1.力的本质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要素缺一不可。当两个力 f1、f2 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 f1=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
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分类
(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重力
(1).重力的产生: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1)由 g=mg 计算,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 取 9.8 米/秒 2,表示质量是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牛顿。
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
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5).重力和万有引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 m.niubb.net 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2。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
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 mg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二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做正功。
(3)当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三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 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知识点公式 篇四
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 at
2、位移s=vot at?/2=v平t= vt/2t
3、有用推论vt?-vo?=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 vo)/2
6、中间位置速度vs/2=√[(vo? vt?)/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 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 f22 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 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 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五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 f1x f2x ……… fnx =0
f合y= f1y f2y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③平衡条件的推论:
(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ⅱ)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 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
(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
(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六
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 1/k2并联:k=k1 k2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篇七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受力情况;
③建立适当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八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 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九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质点和坐标系参考系坐标系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的坐标系。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路程位移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矢量和标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坐标与坐标的述速度变化量速度矢量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公式:δx=x1-x2公式:δt=t2-t1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δx/δt单位:米每秒(m/s)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速率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速度时间图像(v-t图象):描述速度v与时间t度关系的图象。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δv/δ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
系从v-t图象看加速度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饿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进行实验车速度随时间处理数据变化的规律作出速度时间图象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动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速度公式:v=v0 at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动的位移与时匀变速直线运间的关系位移公式:x=v0t at2/2动的位移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公式:v2-v02=2ax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用g表示。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公式:v=gth=gt2/2v2=2ghδh=gt2第六节伽利略对自由绵延两千年的错误落体运动的研逻辑的力量究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图示力和力的图示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n)。定义: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
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重力重力叫做力的作用线。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公式:g=mg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心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第二节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弹性限度: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内部所产生的抵抗外力的相互作用力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时,若外力作用停止,其形变可全部消失而恢复原状,这个极限值称为“弹性限度”。产生弹力的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几种弹力胡克定律压力和支持力拉力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公式:f=kx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第三节摩擦力
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
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静摩擦力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个限度,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只要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间没有产生相对于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前者所受的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这个力保持大小。滑动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公式:f=μfnμ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第四节力的合成合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对物体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当于另外的几个力同时作用于该物体时产生的效果,则这几个力就是原先那个作用力的分力。力的合成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定理:f2=f12 f22 2f1f2cosθ共点力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有共同的作用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非共点力第五节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既不作用在同一点上,延长线也不交于一点的一组力。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三角形定则矢量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
标量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牛顿第一定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律(惯性定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律)惯性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质量单位:千克(kg)第二节实验:探究加加速度与力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关系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a∝f,a∝1/m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kma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力的单位牛顿年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力的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第四节力学单位制基本量:被选定的、可以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物理量。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国际单位制(si):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第六节用牛顿运动定
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
律解决问题(一)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共点力的平衡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条件超重和失重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超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失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第一,物体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0。第二,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运动种类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s匀速直线运动tv匀变速直线运动t1、从s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从v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
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
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种类匀直线运动联系区别(特点)v=恒量a=0svtvtv0at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sv0t2a=恒量12at=2212匀变速直线运动(v0vt)t=vtv02aa与v0同向为加速a与v0反向为减速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如何变化,v都增大。a
⑵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如何变化,v都减小。a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