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优秀7篇)-尊龙凯时ag旗舰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篇一
实习时间:
12月29日
实习地点:
xxx洋里污水处理厂
实习目的:
《环境科学概论》是以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阐述环境的发生、发展,探讨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的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与实践相结合以便以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应用所学指导实践,我系以福州洋里污水处理厂为实习地开展实习工作。了解污水处理的设备、流程、原理等,了解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实习内容:
(一)xxx洋里污水处理厂概况
xxx洋里污水处理厂位于著名风景名胜区鼓山南麓。其远期规划为日处理污水70万吨,一期设计日处理污水20万吨,二期设计日处理污水达到30万吨,考虑近远期结合,按日处理污水30万吨规模一次征地。一期工程总投资为8.1亿元,其中厂区2.8亿元,厂外管网系统5.3亿元,新建污水管道182公里,疏浚、修复、连通旧管道70公里,厂外建有四座中途提升泵站。服务范围东至鼓山脚下,南至闽江,西至白马河及西湖以东,北至铁路线,同时,承担处理福州西区的部分污水。服务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100万人。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光明港,厂内设备精良,主要设备从美国、德国及瑞典引进。该厂是福建省第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按照规划,城市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有效的提高了进厂水质和处理效果。收纳污水以点源和面源相结合,由于加大了污水管网投资力度,增加了接纳点,扩大了接纳面,取得了较好的污水收纳效果。
(二)主要污水处理设备
潜污泵、粗格栅、细格栅、表曝机、潜水搅拌器、链条式刮泥机回流泵、浓缩一体机、超声波液位差计、巴氏计量槽、备要系统、回转式分离机、
巴氏计量槽、细格栅、粗格栅
(三)污水处理流程:
工艺流程:
洋里污水处理厂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三个部分。其中预处理系统由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比氏沉砂池等部分组成,用于提升污水水位及去除水中漂浮物和砂粒;生物处理系统由卡鲁塞尔氧化沟、方形二沉池、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房等部分组成,通过氧化沟内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泥处理系统由均质池和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组成,用于对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脱水,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以便外运处置。厂外管网建有4座中途提升泵站,分别为:温泉泵站、三八泵站、金铛泵站、0号泵站。各社区排放的生活污水经管网和四个泵站输送至厂区,依次经过预处理系统和生物处理系统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处理后的尾水就近排入光明港。剩余污泥经泥处理系统形成泥饼后外运处置。
氧化沟二沉池
二、污泥处理
洋里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可分为三个部分:搅拌器、浓缩机和压滤机。浓缩机和压滤机由滤布、辊压筒、滤布张紧系统、滤布纠偏系统、滤布冲洗系统及滤布驱动系统构成,并且在浓缩机和压滤机的重力区还设有泥耙、泥坝。浓缩机污泥通过泥斗进入压滤机。经过机械脱水,将流态的污泥转变成可塑态的泥饼,体积缩小了20多倍。
浓缩脱水
小结:洋里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水质达到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从运行情况与环境效益方面看,洋里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正常运行,对改善xxx水环境已经初见成效。xxx城区主要内河水质以及功能明显好转,内河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此次实习,我真正地走出理论的一些盲区,了解了整个污水处理的流程和原理,从中学得了许多知识。但是实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组员太多面讲解员就只有一名有许多细节的东西无法了解清楚。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篇二
为期xx周的毕业实习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对于我来说收获却是巨大的。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实习是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另外,它对于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过程。
xx污水厂秉承的“最一流处理标准、最先进稳定工艺、化经济指标及最环保生态指标”建设理念,工程投资、用地和成本运行指标均优于国内常规标准,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讲座中开始,我就了解到了水环境污染到底有多厉害:根据全国xxx千米河段进行的研究调查显示,xx%的河段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xx%的河段鱼虾绝迹,xx%的河段河段不符合人类饮用水标准。之后,通过行业人士的讲解,我认识到了作为一个“水”或者“环境”专业的从业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最后,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污水修复的技术以及使用到的新型工艺。
bim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是可视化的,当我们碰到大型、复杂的项目,刚拿到图纸时,就很难根据二维图纸想象到整个项目的样貌,传统的2d不能直观、准确的表达建筑物,若是有了bim技术的应用,将建筑的2d表达模式转换成3d的表达模式,则我们一看就能知道该建筑长什么样了,并且可以全方位的看到整个建筑各个部位,尤其一些细节的地方。
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还深刻体会到了自己专业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尽自己的能力为环境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篇三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质,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实习地点
xx污水处理厂
四、实习内容
1、格栅
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间内安装的主要设备是格栅机,它用来拦截、清除污水中的漂浮物。
该污水厂的粗格栅:格栅间距25xx,采用皮带输送机;细格栅:格栅间距5xx,采用螺旋输送机。
2、水泵
设置水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污水的高度,使后面的每个流程部分自高到低构成一个水位差,从而更流畅的运作。
3、沉淀池
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泥等悬浮物。它有幅流式、平流式、周进周出、周进中出等多种形式。根据它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位置不一样,还可把沉淀池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沉淀池中一般装有刮泥车,它以十分慢的速度连续运行。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是它什么时候要排泥,每次排泥持续多长时间。
五、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对污水处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从事环保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身为一个地球人,我们就应尽自我所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我,要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工作者更要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意识到自我肩上的职责是多么重大,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练自我,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工作者!
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生产实习报告 篇四
太原大学环境工程系生产
实习报告
(五)专业班级:给排水10-2班
指导老师:邢淑芳
姓
名:秦华鑫
学
号:20100722223
2012.11.07
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
二、实习时间:2012.11.07
三、指导老师校内:邢淑芳
校外:杨老师
四、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方法;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多样性;掌握设计中的各种类污水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污水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五、实习内容:
1、污水厂简介: 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4万立方米/日,实际为2.5-3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出水作为城西水系补充水源。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国家一级a标准。
2、污水处理具体工作流程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其曝气池成封闭的沟渠型,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又名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地方。
奥贝尔氧化沟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椭圆型沟道组成。污水首先进入最外层的沟道,通过淹没式输水口依次进入中间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由中心沟道和内沟道流出,进入二沉池。一般最外层沟道的容积达50%以上,内沟道容积约为总容积的10~20%。曝气设备采用曝气转碟,该工艺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奥贝尔氧化沟每条沟道都相当于一个完全混合式反应池,每个水流质点在流入下一条沟道之前,都要经过许多次循环。
(2)在奥贝尔氧化沟延时曝气系统中,在外、中、内沟道形成较大的溶解氧梯度,三个沟道相对独立,外、中、内溶解氧阶梯比例为0∶1∶2,外沟道处于低溶解氧状态,内沟道维持较高的溶解氧。
(3)奥贝尔氧化沟作为一种多沟串联的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抵抗冲积负荷的能力。
旋转式沉砂池泥水分离 该厂处理污水分四级:
一级处理是物理处理,主要去除杂质、无机物;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主要去除cod,氨、氮,p、n等,同心圆-曝气表面曝气,水流推动作用,特点检修简单、叶轮曝气;三级处理是深度处理,主要是通过加压泵-隔板反应池,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紫外线消毒-特点占地小,比加氯要贵);四级处理是污泥脱水,含水率低于80%,主要通过浓缩压泥一体机,压成泥饼状。
六、实习心得体会:
收获:在本次实习中,杨老师与大家一起到污水处理厂房区,认识设备,向大家系统地讲解了有关污水处理的特点及其作用,大家受益匪浅。一方面,我们感受到杨老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我们又感受到自身努力的空间还很大。在本次实习中,李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各种污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知识信息量特别大。
想法:仅仅北郊污水处理厂的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方法,就让我们初步认识到污水厂设计及处理技术选取的复杂性及需要阅历的积累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污水处理方法的舍取。在实习中,我认识到了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篇五
在过去的一周半时间内,在有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土木工程学院03级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对猎德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南洲自来水厂,大学城杂用水厂,华南新城以及市桥工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我将整个实习过程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污水处理(猎德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一、猎德污水处理厂
1、猎德污水处理厂概况:
猎德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脚,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75万吨,分一、二、三期建设,主要收集西濠涌、沿排污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部分污水,服务面积66、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20万。
2、工艺流程及说明
(1)一期采用ab两级活性污泥处理处理工艺,即a、b两段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污水→厂外泵站→格栅→厂内提升泵房→沉砂池-→a区曝气池沉淀池→b区曝气池沉淀池→珠
污水进入工厂后先要通过格栅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胶袋、树叶等等。垃圾出来后会由环卫部门处理。由于由管道进厂的水水位很低(厂区比水平线还高),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这里采用的是7台6000立方米/小时及2台300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提升泵,水泵扬程为17米,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进行了。
沉砂池是密封的两个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
接下来的ab两区是除污的关键之处。两个区都分为两个部分,曝气池和沉淀池。先在曝气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种由微生物、细菌等组成的菌胶团),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气促进其新陈代谢,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然后水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质,如ss,同时去除部分bod5、在进行完活性污泥沉淀,分离之后,再回流进曝气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两个区都分别有三个系统,供气系统,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标,若过多就要排出)。两段工序结合在一起,出来的水已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入珠了。
(2)二期采用较新的unitank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除磷脱氮方面,比ab工艺有明显的优势。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鼓风机房物化除磷系统
↓↓
厂外泵站→厂内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unitank生物处理池→加氯消毒池→出水
剩余污泥↓→贮泥池
浓缩池→脱水机房
珠本来靠着丰富的生物链就可以实现自净,只是由于生活污水的强烈污染,本来长的生物链变短,短的生物链变得几乎消失,这样水质才会每况愈下,而污水厂只是利用微生物加强其自净功能,去除生活污水带来的过量氮、磷有机物,改善其富营养化现象。(另外因为处理的不是工业污水,不需要特别进行金属污染处理。)
一期设计污水的进水水质:bod5:150mg/l;ss:180mg/l;t-n:35mg/l;t-p:5mg/l。
出水质标准:bod5≤25mg/l;ss≤25mg/l;nh3—n≤10mg/l;t-p≤3、5mg/l。
二期设计污水的进水水质:bod5:120mg/l;codcr:250mg/l;nh3-n:20mg/l;ss:150mg/l;磷酸盐:4mg/l。
出水质标准:bod5≤20mg/l;ss≤20mg/l;nh3-n≤10mg/l;codcr:≤60mg/l,磷酸盐:≤0、5mg/l。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二期工程都采用生物泥直接脱水的方式,脱水后的污泥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处理,同时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污泥处置近期为外运填埋,远期将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3、工艺存在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1)优点:
1)把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回流泵房设计一个整体方池,比分离圆形幅流池、分离式回流泵房等常规做法节约用地近40%。
2)脱水后的干污泥,成功运用大容量高压螺杆泵,远距离管道输送至珠边直接装船。使得污泥运输得到很好的坏境条件,比项属国内首创,国外也属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
3)污水的沉淀出水采用不锈钢潜水穿孔管,效果好,国内领先。
4)把生物过滤除臭用于去除沉沙池产生的臭气。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属领先。
(2)存在问题:
1)本工程原按1998年以前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自1998年1月1日以后实行的新标准,对除磷要求有所提高。今后可对一期工艺的b系统的生物反应池略作改造调整,提高除磷效果,使得一期出水与日后建成的二期出水相当。
2)增添部份污水和空气的计量设施,以便于运行管理。
二、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1、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概况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西部的大坦沙岛。日处理污水15万吨。厂区占地14万平方米,由主厂、荔湾泵站及澳口泵站三部分组成。收集广州市西郊地区的荔湾、驷马两大濠涌污水,污水经泵站加压后,通过敷设于珠河床下的两条过污水管输送至厂,经沉沙、沉淀、生化处理(除磷脱氮)、泥水分离等一系列的流程工艺后(),再放入珠。采用先进的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工艺,服务范围为12、89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0万,自1989年底试产通水后,社会效益显著。
2、工艺流程及说明:
污水→厂外泵站→格栅→厂内提升泵房→沉砂池→沉淀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加氯间接触室→珠
城市污水经厂外泵站输送至厂内细格栅和360度旋流沉砂池进行预处理,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飘浮物和砂粒,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池,该池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组成。出水端设有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泵房,污泥回流比为50~100%,混合液回流比为50%~150%,均回流到缺氧区。剩余污泥由泵送至浓缩池,然后进入脱水机房进行离心脱水,泥饼用泵输送至码头外运,经处理后填埋。
污水经生物反应池处理后进入二沉池配水井,由配水井配水至周进周出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出水进入加氯接触池,消毒后排入珠,污泥回流至污泥泵房。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篇六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具体内容:
(一)西区污水处理厂
实习时间:20xx年10月19日——20xx年11月29日
1、污水厂概况: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的重点环保工程,总厂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诚大道西22号(西基工业区),占地面积7、86万平方米。日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3万吨,远景规划为9万吨。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总厂于1992年9月破土动工,1994年8月建成投产。自建厂以来,本厂坚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将人的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关键,生产运行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设备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础,重视好每一环节,保证了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并优于设计规定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重视和加强技术改造,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和20xx年被评为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先进单位和广东省先进单位。本厂是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定点实习基地。
20xx年6月,本厂顺利通过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厂下辖污水处理总厂外围8个提升泵站、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台商投资区)污水处理厂。总厂采用外围泵站提升输水的形式,收集并处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该厂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污水泵站、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的安全、正常运行,确保进厂的污水经处理后全部达标排放。总厂的职能部门有厂长室、副厂长室、生产科、技术科、综合科、办公室等。
生产科的`主要岗位有泵站运行操作、污水处理操作、污泥处理操作、化验及仓库管理等、
2、处理工艺:
西区总厂采用以叶轮表面曝气为主体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全部使用国产设备。污水处理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1)、物理处理法。如过滤法、沉淀法。
(2)、物理化学法。如混凝沉淀法。
(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来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处理法的一种。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沉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物质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能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
活性污泥反应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bod负荷率(f/m),也称为有机负荷率(2)、水温(3)、ph值(4)、溶解氧(5)、营养平衡(6)、有毒物质
曝气装置:
1、鼓风曝气装置
(1)微气泡曝气器(2)中气泡曝气器(3)水力剪切型空气曝气器(4)水力冲击式空气曝气器
2、机械曝气器
(1)竖轴式机械曝气器(2)卧轴式机械曝气器
3、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
(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分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7)浅层曝气、深水曝气、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8)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9)氧化沟工艺
(10)序批活性污泥法
用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是一种即经济、净化效果又好的方法,缺点是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会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有抑制作用的污染物对细菌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传统法的基础上,驯化好氧活性污泥,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可以抗拒高浓度污染物的抑制作用,例如用驯化后的混合菌可连续降解有毒有机氯化物,有效地提高了净化效果。另外,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的污泥产生量比较大,这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
(二)东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参观时间:20xx年11月28日上午
1、厂区概况:
东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出口加工区)宏光路,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利用奥地利的国际货款兴建的。一期设计处理规模为2、6万吨/日,处理东区的工业及生活污水,采用sbr工艺,基本上都采用进口设备,污水以自流方式进厂。
2、处理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或间隙式活性污泥法,简称为sbr工艺,是近十几年来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按字面的解释就是按程序、一批一批地生化处理污水。
sbr是现行的活性污泥法的一个变型,它的反应机制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仅运行操作不一样。
sbr操作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等5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算做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一切过程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池内依次进行,这种操作周期周而复始地反复进行,以达到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
进水工序:进水工序是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
反应工序:当废水注入达到预定容积后,进行曝气或搅拌,以达到反应目的(去除bod、硝化、脱氮脱磷)。
沉淀工序:停止曝气和搅拌,活性污泥绒粒进行重力沉淀和上清液分离。
排水工序:排出活性污泥沉淀后的上清液,作为处理后的出水,一直排放到最低水位。反应池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大部分作为下个处理周期的回流污泥使用,过剩的剩余污泥引出排放。
待机工序:沉淀之后到下个周期开始的期间。
sbr工艺的设备和装置
(1)、滗水器:电动机械摇臂式、套筒式、虹吸式、旋转式、浮筒式等。
(2)、曝气装置:机械曝气、鼓风曝气。
(3)、阀门、排泥系统。
(4)、自动控制系统。
sbr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sbr法将生化处理过程的进水、曝气、沉淀、排水以及闲置再生等几个步骤都集中在一个设备或池子里进行了,因此处理的基本工艺是调节池→sbr,流程变得非常简短,设备也少,便于操作和维修。
(2)、在sbr里,除了有曝气进行的好氧生化之外,还有一个较长时段的好氧微生物不承受有机负荷的'再生期,以及厌氧微生物的水解过程。所以sbr法的沉降性能好,出水清澈。而因此就可以维持sbr的高污泥浓度,从而获得高负荷,并具有超常的处理效率和处理难生化污水的能力。
(3)、在sbr的运行周期内,进水、曝气、沉降、排水、闲置等程序的时间,完全可以根据水质、水量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适应性强,方便调试和正常操作。
(4)、由于污泥有一个再生过程,又可以保持高浓度,所以污泥不仅性状良好,易于脱水干化,而且产泥率低。
(5)、sbr不仅生物量大,而且生物相当丰富,因此具有较好的脱氮能力。
(6)、由于流程短、设备少,取消了二沉池、刮泥机及连接管路等,因此基建投资省
3、处理工艺流程图:
(三)永和污水处理厂概况:
1、厂区概况:
永和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台商投资区)永顺大道旁,一期工程污水处理量为20xx吨/日,主要采用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生物膜法)为核心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辅以粗细格栅机、沉砂池等预处理设施,处理永和经济区以工业废水为主的污水。目前正在建设二期工程,二期工程采用柔性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日污水处理量为6000吨。
2、处理工艺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同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去除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是依靠固着于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来去除有机物的,因而这种方法亦称为生物过滤法。
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较方便;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介质表面,即使增殖速度较慢的微生物也能生息,从而构成稳定的生态系;高营养级的微生物越多,污泥量自然就越少。一般认为,生物过滤法比活性污泥法的剩余污泥量要少。
当然,由于固着于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因而在运转操作上伸缩性差;又由于滤料表面积小,bod容积负荷有限,因而空间效果差;加之采用自然通风供养,在生物膜内层往往形成厌氧层,从而缩小了具有净化功能的有效容积。然而由于新工艺新滤料的研制成功,生物膜法作为良好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仍被广泛地应用着。
生物膜法分为以下三类:
(1)、润壁型生物膜法。废水和空气沿固定的或转动的接触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流过,如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
(2)、浸没型生物膜法。接触滤料固定在曝气池内,完全浸没在水中,采用鼓风曝气,如接触氧化法。
环境专业实习报告 篇七
20xx年xx月xx日,天空中还不时地微微下着小雨,我们资环学院环境科学系的xx多位学生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开往位于浙江宁波天童生态实习站的火车。在那里我们开始了为期10天的实习,一段令所有人都怀念的生活。xx天中的激动、兴奋、紧张、劳累、尽情……每一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大学生涯中的“美丽乐章”。
一、出发喽!
也许正因为大学三年来第一次班级集体外出实习,大家的心里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早就听说了天童的自然美景,心生向往;又听说有山蚂蝗、有大蚊子,又不禁哆嗦一下;还听说山路迢迢,崎岖难走,忍不住伸伸舌头……总之,我们像一群即将进入神秘园的孩子,关于天童的一切,都是那么让我们着迷。
三个多小时的火车,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再加上层层石阶,背着书包、拖着或者扛着行李的我们似乎都快要趴下了,才看见我们的宿舍楼,这才重新点燃了热情。在寝室里一阵忙活后,大家好像个个都精神饱满,同时也会感叹一下:“噢,原来天童是这个样子的呀!”
二、植物组的实习:走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路。
xx月xx日,我们的生态实习正式拉开序幕。上午,大家“倾巢出动”,跟着老师们在山里“溜达”。其实说“溜达”是不准确的,因为一路上王希华老师会不时地停下脚步,然后摘下一些植物枝条,帮我们讲解植物的名称和特征。这时候我就特别好奇,王老师只要看看叶子形状和颜色、摸摸叶片质地,就能随口说出植物的名字,怎么在我眼里,所有的叶子都是一个样子?
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就是为了观察植物,提高我们对植物的“认知”能力。貌似每次老师介绍一种新植物的时候,我听着一个个特征,短时间内能记住名字。可惜走了二三十米远之后,就怎么也想不起来名字了。最后我只记住了杨梅和里白……
接下来的几个半天,我们都是在山路上度过的。说实话,这山路的确是“山路”。我以前也爬过山,可从来没爬过这样陡峭的山。感觉前方好像没有路,又好像到处都是路。前方的王老师步履矫健,如履平地;后面的我们踩着枯枝落叶,绕过身边的枝条,还得注意着脚下的石块,我整个人都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有时候真是手脚并用。而且不巧了,那些天正好下雨,路上软塌塌滑溜溜,让我不敢踩下去。身上又穿着雨衣,手脚不便,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滑进身旁的“绿色海洋”里。到最后,双脚已经没有感觉,只是麻木机械地不停地走走走,只想跟上前方大部队……
走在路上,老师还得时不时地帮我们讲解植物,的确很辛苦,但是那个时候的我正关注着这路怎么走、这山怎么下,老师所说的内容记下了一半,走出不远忘记了一半,路上紧张又忘记了一半,想起来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在白天我记得住的植物实在是寥寥无几,但这么多次的植物讲解,至少让我明白了一点道理:在辨别植物种类时,我们可以凭借叶片的形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颜色、叶片的着生方式、叶片的质感、叶片(揉碎后)的气味、叶柄的形状和颜色等等诸多因素。当我们能大致辨别出植物的大类后,可以更加细致地分辨出具体的种,就像山矾分为黑山山矾、披针叶山矾、薄叶山矾等等。
我一般是晚上回到寝室后,看看自己的和其他同学采到的样本,问问同学,然后努力记住植物名字。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这些植物的名字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高深莫测,一不留神就从脑袋里溜走了,我只能拼命回忆,刚刚那个才认过的植物叫什么来着?
不过,和植物叶子不同的是,我们对白天情景的回忆是真实的、感性的、细腻的。在山上,我们冒着雨拉样方,在植物群中穿来穿去,彼此之间互相大声应答;山路上,我们相互扶持、彼此提醒,更有细心的同学折断一根根挡人的树枝,为身后的同学开路;在险情路段,有同学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温暖人心。在细雨中度过了两天与植物的亲密接触,惊险的山路让我们都身心疲惫,那时候真恨不得立马下山。事后回想,当时的雨、当时的恐慌、当时的跌跌撞撞似乎都淡了,留在心里的是那路上显现出的丝丝温情。
三、土壤组的实习:嘿,咱们挖土去!
大铁锹、小铁锹、小刀、卷尺、罗盘、文件夹、像模像样的记录板,还有小巧的土壤样方纸盒……这些器材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点像小时候玩沙子呵呵。
土壤组的实习活动看似很简单,可是要认真地完成,也不容易呢。
1、要选择一块适当的样地进行开挖,同时测定该样地的坡度和坡向。在选择样地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适当的光照度。光照的强弱会影响我们对土壤颜色、土壤根系数量的观察,继而会影响到土壤的分层。所以可不要在这个时候贪快,随便找块样地就动手开挖噢。到时候土壤观察不清除,反而耽误了活动进程。我们组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后来果然体会到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了。
2、用小刀自然地挑去断面的部分土壤,使之呈现该断面土壤的自然状态。我们可以根据该断面土壤的颜色变化、根系数量多少、石块大小、数量多少来进行分层。在分层处做上标记,便于区分。
3、对各个土壤层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定。例如,对每个土壤层的厚度、植物根系多少、土壤颜色、干湿程度、质地、结构、松紧度等等指标,根据相应的方法测定,并且及时把这些数值或者性状记录在案。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测定土壤颜色的时候,把土壤颗粒洒在比色卡上,睁大眼睛寻寻觅觅,找到与之相似的颜色;比如说测定土壤质地的时候,拿着一小堆土壤搓搓揉揉,试图把它搓成球状、条状、环状,好像自己又回到小时候玩泥巴的时光……
4、在每个土壤层中,选取适量的土壤,装入样方盒中相应的位子。这可是技术活儿呵呵,我也尝试过装盒。装第一层土壤的时候,土壤不够多;然后又挑了些土壤装入,可是又多了。小心翼翼地倒去多余的土壤,还得注意别把土壤压得过于严实了。
5、整理记录数据,完成记录表格。同时整理好器材。
在短短的两天内,针对不同地段、不同特点的地段,在王秀芝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做了前前后后5次土壤实验,看到了土壤的不同性状,形象直观地了解到植被、人为因素等对土壤的影响因素。
不过我对这两天土壤实习时候所爬过的坡也是心有余悸。植物组实习时候走的的山路虽陡,却是两旁树枝繁茂,下山的时候还可以狠狠抓着;可这儿,光秃秃的山坡,一眼看下去真是有点心惊肉跳,也没有树枝可以抓,只好蹲下身子把住石块,亦步亦趋,或者干脆滑下山坡……
工作的时候大家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彼此之间有问有答;工作完成后,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嬉戏调皮,欢声笑语洒满山间。我想,也许是天童山也看到了我们的率性开心吧,要不,它怎么会在连绵两天的大雨后,忽然呈现阳光,忽然绽开笑脸,一路上向我们展现云雾缭绕的山顶、静谧清澈的湖泊、清雅安静的竹林、蜿蜒细长的小路呢?
四、动物组的实习:看我抓到的老鼠噢!
据说……据说……动物组的实习很“安全”。后来发现,在动物组的两天实习过程中,我们的确较以往拥有了很大的安全感。我们可以不用走那密林深处的山路了,不用贴着地面颤抖着下陡坡了,暗自庆幸着。不过,慢!早上可得五点钟起床,准时跟着老师去观鸟噢!
“好,没问题!”应声一片。
迎着清晨温柔的阳光,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倾听着耳边声声的的鸟鸣,我们情绪高昂地走在山林边缘,来看看早起的鸟儿。倏忽间,有一抹黑影掠过我们的视野,我们便会开心地大声叫唤,几乎手舞足蹈。不想错过这良好的机会,赶紧运用科技武器――望远镜――来做一回“鸟人”嘿嘿。
我看到,白头贝的头后边有一大块白斑,心里想着这个名字取得还挺名副其实的;有只小鸟,它那小小身躯在空中灵巧地一转,让我看到它身上还有一条明亮的线条,原来是金腰燕呀;还有的小鸟安安静静地站在电线上,认真地偏着小脑袋看着我们,好像对我们反侦察……一只只小鸟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望远镜的镜头之下。
清晨的雾气渐渐散去,观鸟活动结束了。接下来呢?抓老鼠去吧。我们已经前一天就在特定的地段放置了一定数量的老鼠夹子和老鼠笼子,经过一晚上,不知有多少贪吃的老鼠会落网?不过很可惜,我们小组的老鼠夹子上空空如也,一只老鼠都不来。不过我们放置的老鼠笼子中却意外地逮到了一只小老鼠,还活蹦乱跳的,在笼子里不安分地走来走去。如果抛开脑子里那些对老鼠的偏见,仔细瞅着这小老鼠光滑的皮毛、黑豆一样的小眼睛、不停摆弄的前肢,还挺有宠物风范的。只是……这只小老鼠也和其他老鼠一样,最终都“奉献”于解剖事业了。
当老师向我们讲解老鼠解剖的时候,大部分女生都往身后缩,躲开这比较残忍的一幕。奇怪我倒是不惧怕这个,对老鼠尸体也没有什么强烈的厌恶感,于是,我就在童老师的指点下,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成了解剖实验的要求。
首先,测量老鼠的体长、耳长、尾长以及后足的长度。对不同部位的形态状况、测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在测量老鼠身体长度时,就要先把老鼠的身体拉直,然后再拿着卷尺进行测量。
其次,用托盘天平对老鼠进行称重。再结合老鼠(背部和腹部)体毛的颜色、是否有针毛、尾巴尖端的颜色、身体长度、性腺器官等因素,判断老鼠的性别和种类。我们做实验时,抓到的大都是针毛鼠。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案。
然后,就进入解剖阶段了。要先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老鼠的肚皮,再对身体内的各个器官组织进行观察和辨认,而且我们还对老鼠的胃进行了解剖,通过查看胃里的残留物,我们推断出老鼠吃的食物多为植物,并不如大家印象中的那般“罪恶”。
最后,整理数据,并且做好老鼠的“善后工作”。因为那天我解剖了两只老鼠,所以主动要求,由我自己负责把这些小老鼠进行安葬。其实在埋葬这些小老鼠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果真能这么心安理得地、轻易地剥夺了它们的生命吗?就因为它们妨碍我们的生活?就因为我们需要利用实物进行生物解剖和研究?这些是光明正大的理由还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没有绝对的“益虫”“害虫”之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我们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凭借“害”的理由把这一类动物赶尽杀绝。其实所谓的“益”和“害”,是我们人类从是否利己的角度去分类的。“害”是站错了立场的“益”。
虽然老鼠解剖让很多人望而生畏,老鼠夹的无情让很多人吃了苦头,动物组的实习仍然让我们感到轻松愉快。毕竟,我们可以清晨的时候来到林中,聆听清脆的鸟鸣,近距离观察它们清秀的身躯;我们可以在荒地里一字儿排开,恶作剧一般地进行青蛙大搜索;我们可以趴在桌子上,许多脑袋聚在一起,观察采集到的昆虫;我们可以看着童老师镇定自若,三下五除二就作出了一个好看的'蝴蝶标本;我们还可以向童老师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甚至是重复的问题,童老师好像永远不会生气,总是笑呵呵地回答。
五、班级集体登山:我终于安全回来了……
“心有余悸”是我时候回想起这段经历时首先想到的词语。对于我而言,这是在天童实习以来最难熬的时光。
早上出发时还是精力充沛,满怀希望,积极地跟着大部队,不敢落后。可是,爬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虽然雷达站就在眼前,可山路迢迢却仍然望不到头,不免有些焦躁。一路上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这山望着那山高。当我终于到达最后一个山脚、,看见了山顶的雷达站,心里似乎又倍增了勇气和信心,不顾形象问题,手脚并用努力爬上山坡。站在山上往下看,果然是心旷神怡,饱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自古有云,上山容易下山难。在前几天的实习中已经充分体验过这句话的真实性。这次更加不例外,真是惊险不断。从雷达站的峭壁处动身下山,我紧贴着峭壁,战战兢兢,紧紧跟着前面同学的脚步,不敢多迈一步旁路,唯恐滑下山头。树林深处树枝繁茂,密密麻麻地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真成了“开路先锋”,在山里走出一条路。
机械地移动着双脚,忽然看到前方一片光亮,我还误以为我们已经越过了一个山头,心里一喜赶紧往上爬。殊不知仔细环顾后,雷达站居然还在眼前……这才意识到我们花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绕一个大弯才走过一段原本只需要五分钟的路程。我想,那一刻大家一定都又气愤又郁闷……
稍作休息后,正式下山。那山路让我毫无方向感和安全感,一会儿往山上走,我手里紧紧抓着旁边的树干树枝,哪怕是草本植物也当成了“救命稻草”;一会儿又往山下走,蹲下身子,紧贴地面“滑行”下去,有好几次还差点刹不住车,差点撞上前面的同学。在那样的山里走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终归要靠自己。有时候,心里都快没底了,只好一直暗示自己:“别的同学可以做到,我也一定能行的!”
时间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在山里转悠了几个小时,到最后,除了看着前方同学踩过的路,几乎没有多余的感觉,甚至我都懒得抱怨了,噢不,是没有时间去抱怨了。
终于捱过艰险的三个多小时,终于捱到了那片熟悉的竹林,本以为“丛林历险记”到此告一段落,没想到这看似文弱的竹林照样不留情面。坡度大,地面滑,让我站着都摇摇欲坠,更甭说下去了。最后一狠心,只好牺牲一下裤子和鞋子,坐在山坡上就“滑”下去了。事后检查,从鞋子里“哗啦啦”地倒出了一堆竹叶和沙子……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都遥远了,却记住了当时爬山时的麻木,下山时的惶恐,在危险处有人拉扯我一把的感动,脱离大山后的庆幸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梦境一样,明明还能记得爬山时自己脑海中闪过的念头,转眼之间好像又忽然飘然远去……只有手脚上的划痕和伤疤才能证实这一切曾经是那么真实地发生过。
六、小组的论文实验:拉样方,数植物。
在天童实习后期,我们每个小组都自拟题目,准备一份论文。我们小组选择的题目为“从毛竹林到阔叶林的交错带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选择合适的样地,拉好一定数目的样方,分别计算出每个样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看其变化规律,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
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经过了几个波折。选择样地的时候,我们一时间拿不准那个地段合适,还得麻烦一位研二的师兄带路。到了那里,又发现了问题:首先地势太险,我们下去太危险;其次样地中有一条小河,这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不知是否能放入样方中。因此我们在附近来回走动,找到并确定了另一块样地。
开始拉样方的时候又出现了新情况。原定拉的样方沿着山坡长100米、宽5米,结果组长拿着尺子跑到山顶一看,到顶了也只有60米。这样的话我们又不得不改动原先方案,同时还得考虑到样方的面积不能过小,数量不能太少。经过将近20分钟的讨论,我们五个人才达成一致:拉五个连续的10m×10m的样方。
经过一番上上下下,终于把样方给勾勒出来了。我们的指标是β多样性指数,因此需要统计每个样方中植物的种类。我对植物的认知能力实在是不行,只好跟在组员后面帮忙记录。看似轻松的活儿,我们却也耗费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接下来的统计工作有点儿繁琐,不仅要算出每个样方的β多样性指数,而且还要把这五个样方的植物细细比较,找出雷同的,计算相似率。忙乎了一个上午,终于得出了大致的眉目,就等着下午的小组论文交流了。
在交流会上,每个小组的作业都很精彩。有的小组介绍得简单明了,有的小组激情飞扬,有的小组颇有专业风范,这一刻,大家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发现身边原来有那么多的内容,只待我们一双慧眼去发现。
七、最后的那个晚上:真性情的流露。
嘘!小声点儿……我们老早就闻到饭菜的香味儿了,所以干脆早早就来到桌边,嬉笑着说着这些天来的趣闻或者感受,同时也感叹厨房师傅的辛劳:大清早就起来采购食品,连续十天的饭菜都能做到不重样,今天又忙了整个下午准备这丰盛的晚餐,真的很不简单。
好容易到了吃饭时刻,大家的兴致立马高涨起来,碰杯声叮叮当当连续不绝。不过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几位老师们“多喝几杯”呵呵。于是乎,一批批的同学涌进老师们吃饭的包厢,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盛情敬酒,结果……好像多数被反灌嘛……
也许是那天晚上月色好,也许是想到第二天就要离开天童重回上海,也许是这十天的经历让我们有了太多的交点,也许是暂离尘世的生活让我们有了太多的感慨……大家的情绪都很好,迟迟不愿散开,哪怕只是静静坐着,似乎也是一种享受……
我忽然觉得,大家之间亲密了很多,不再是那种见面只打招呼的客气,而是一种有过这么多共同经历后所感受到的相互信任与支持。天童像一个神奇的魔力场,以它的朦胧、安详、坚定、艰险与欢乐,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敞开心扉,洗净铅华,恢复童真,话语间流淌着彼此的理解、信赖、温情与分享。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会怀念当时的月光,当时的夜晚,当时的笑容,当时的话语……
八、后记:回来后的我们。
屈指一算,距离天童实习的日子已经有将半个月了。真的有那么久了吗?明明知道,心里似乎总有些不敢相信似的……的确已经那么久了,我都似乎淡忘了自己当时怎样得忧心忡忡,怎样得欢呼雀跃,怎样得身心俱疲……从天童回来后,似乎总有很多话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在时间慢慢的流逝中,一点点地释放。
这次实习,是我们大学生涯中一次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好机会,书本上的知识远没有亲身经历来得深刻难忘。以前我们都学过样方的选取方法、最小面积的含义、土壤的质地、动物的基本分类,也许我们在考试的时候都是下笔如有神;可是“书到用时方很少”,一到实际情况,似乎所有的含义都躲在脑子的最深处,无法出来。自己亲身经历了拉样方、土壤分层、土壤质地判断等等,一下子这些脑海中的定义都复活了,变得形象而难忘。
除了这学业上的巨大帮助,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班级情、同学情、师生情。实习给了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同学、我们的老师们。我还清楚地记得,班干部背着大包小包的实习器材,却还心甘情愿地帮助其他同学拎行李;山路上崎岖处毫不犹豫伸出的友谊之手,帮助其他人度过难关;前面的同学不会只顾自己冲到前面去,丢下后面的同学不管,我们总是会在一起,不放弃、不抛弃;清晨醒来,桌边静静地放着热水壶;中午睡觉醒来,寝室里的垃圾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桌面变得清爽又干净……回忆中的一幅幅画面,那么远,却又那么近。
十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天的“丛林探险”,十天的坦诚相处,十天的互帮互助,构成了我们大学生活的一段华丽乐章,不思量,自难忘。而且在时间的冲刷中,不会褪色,不会消散,愈久弥坚,吐露芳香。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